教師登入
學員登入
題庫體驗

立足清水、邁向世界—清忠的國際教育

2022-05-26
2023-11-09

坐落於臺中海線地區的清水高中(以下簡稱清中)創立於民國三十五年, 藉由悠久歷史與良好校風孕育出學子簡樸、高雅、內斂的風格。近年,校長黃偉立積極領導清中發展國際教育,除原有的教育旅行外,也在一一〇年起招收雙語實驗班,同年十二月更是馬不停蹄與加拿大布萊斯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促進雙方學習上的合作與交流,帶領學生擴展視野,率先為海線學子打開國際教育的大門。

 

秉持經營理念:「學習不應該只侷限在教室,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清中鼓勵孩子從個人學習、探索世界到服務社會去豐富自己的生活。其一,倡議以行動探索臺灣、甚至世界任一角落, 學會理解不同人文風情與自然景觀。為培養孩子從在地視角遠望國際,清中透過校訂必修「清水地方學」課程,率領孩子踏尋清水的歷史根源,再推進實踐國際交流;另外,也透過多元選修「讓世界走進臺灣」特色課程,集結專業人士分享國際經驗,讓學子在教室便能「看見世界」,跨越距離的阻礙。

 

他鄉變故鄉! 培養孩子用有溫度的方式行銷清水

 

因校址位處臺中海線地區,清中每年接待許多國際外賓。談起校訂必修清水地方學的初衷,教務處主任翟家甫說,剛開始雙方在促進文化交流之後, 發現外籍賓客回去只認識清水高中,為此感到惋惜,於是回過頭來我們就在想,不如擴大推廣整個「清水地區」的文化,所以建立起「清水地方學」校訂必修的念頭因而誕生。

 

清水地方學課程引導孩子看見清水與海線的歷史、人文發展軌跡及地理樣貌,走出教室,老師也帶著孩子實際到清水市區走讀,融入清水學及海線學知識,最終孩子將產出導覽手冊、觀光影片等成果,藉此培養行銷在地特色與文化的能力。翟主任表示,目前所有的國外友人只要來到清水高中,一定會由孩子當導遊,負責帶領走踏清水休息區、高美濕地等景點,致力於在地全球化的實踐。黃校長也說:「從孩子上課的反應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這堂課的熱愛。」

 

孩子能如此熱愛課堂,其幕後重大的推手,課程教師更是功不可沒。黃校長也說,關於清水地方學的課程,從無到有實屬不易,社會科老師披荊斬棘從一〇五學年度開始構思,到一〇七學年度新課綱實施的前一年,產出課程並正式上路,最後再延續至今日益完善。

 

綜合在地清水學整體課程,黃校長期盼孩子能夠建立一〇八社會領綱學習表現中第二構面的「態度與價值」。他說,從清中到清水再到整個海線,培養孩子對地方的認同,使他鄉變故鄉,最終可以實際參與改善地方、創造共好; 培養孩子「在地認同」的情懷,往後將臺中清水推向國際教育時,才會有交流的基礎,「有根基、有情懷,才能用有溫度的方式去告訴他人」。

 

挺國際教育簽MOU 革除跨國限制「讓世界走進臺灣」

 

清中在一一〇年十二月攜手加拿大布萊斯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大幅提升雙方師生在國際上的交流。黃校長說,跟布萊斯學院簽約,是雙語班、普通班的同學皆能夠參與的,不只厚植學生的國際移動力,對於課程端的老師也有正面影響,例如老師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夠熟悉語言工具的使用、體認文化間的差異性,特別是對非英語科的老師來說,能夠使用不常使用的外語,而對跨領域的老師來說,也能培養在文化上的廣度,總體而言,不管是老師或學生,在課程上都能夠增進不同的視野以及養成多種技能。

 

疫情間,除了打破國界限制成功簽署備忘錄外,清中的多元選修「讓世界走進臺灣」課程,更是將國際視野導入課堂,邀請前駐法代表呂慶龍大使及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組長陳立穎等多位專業者,和孩子分享他們在法國、印度、馬來西亞、約旦等國家的經驗談,培養國際觀、在地認同、社會關懷、永續發展等目標,孩子將嘗試用英文配上「臺中旅遊三折頁」成品去行銷臺中,除了讓世界走進臺灣,也讓臺灣邁向世界。黃校長表示,在東海大學周瑛琪教授的協助下邀請到專業經驗的老師來授課。擁有多年經驗的呂慶龍大使、駐印度組長陳立穎等人,以不失專業卻又生活化的視角切入,站在學生的角度、貼近學生的的生活經驗去傳達課程內容。

 

「讓世界走進臺灣」的教師會事先透過線上做共備,主題討論、學習內容, 建立起課程共識,也會為學生做課前說明。黃校長訂出未來的規劃與目標, 期盼未來課堂主題能夠走向更深入的探討,下學期預計只鎖定兩個國家,例如安排呂慶龍大使講授兩堂課程,用不同的角度去談法國,把課堂時間拉長, 老師也能透過引導式提問和學生做深度思考。

 

迎未來雙語時代、談文化認同 「不能認為自己比別人差」

 

為迎接2030 年雙語國家時代,清中積極發展國際教育,在一一〇學年度設立雙語實驗班,引進外籍教師及能以外語教授特定課程的本國籍教師。黃校長説,如果學校的功能是營造情境,孩子在學到工具(語言)的使用與建立文化理解之後,便能帶著這些核心價值參與校內的課程、活動、國際交流等,「再回歸到我們本身的自我認同,不應抱有自身文化比別人差的想法,應以平等角度看待,才能真正了解文化間的差異」, 讓孩子體會世界的多元,並勇於接觸、接納,對於未來大學、工作而言,不只能更好的適應不同環境,也能以觀察者的角色去看待各種文化。

 

黃校長進一步舉例,曾率團帶著孩子們遠赴瑞士參加營隊,當時有12 個國家、共150 位學生參與,大家卻對俄羅斯特別有印象,因為他們的表達方式比較直接;而瑞士的生活環境很舒適, 過馬路時車子會停下來禮讓行人、大眾運輸裡的人大多都在看書十分安靜;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文化的觀念跟價值再去做深化,才會朝向有品質的生活邁進。

 

談及2030 年雙語國家政策,翟主任則拋出一句:「2030 這個潮流是不可逆的,與其掙扎不如跟著走。」他解釋,對此老師們在課堂轉變上的接受高, 教育的本質重在老師身上,老師要有意願,才能成功把雙語引進到課堂,我們除了雙語實驗班,普通班也會有相關課程的規劃,例如資訊科技也能試著融入英文教學,讓孩子更全面的學習。

 

全球化走進雙語班 英語話劇社意外成活招牌!

 

提及清中雙語實驗班,翟主任則表示,高一培養文化交流是基本學習;高二做主題探究,例如課程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孩子探討其中的議題,再去做交流、辯論等;高三重心則將主力放在未來升學。目前就讀雙語班的羅珮云同學表示,課堂上非常重視全球化的議題,所以我們經常會有深入探討與學習的機會,除此之外,學校也會在一學期安排兩到三次的國際交流活動,跟在國中學習上很不一樣。

 

除了羅同學,同樣就讀雙語班的李昕娣同學也分享自身經驗,她說,當初選擇清中有部分是因為認識一位加入英語話劇社的學姊,因為看過他們的成果發表影片,對於社團成員用英文自然流暢地演出話劇、舞臺劇等表演深受吸引,使我有就讀的意願,另一部份是因為從小就有培養英文基礎,看見清中有開設雙語實驗班,加上學校給的外籍教師資源也相當多,對於個人學習跟未來發展都很有幫助。翟主任則忍不住在一旁說:「我們的英語話劇社是很優秀的,藉由孩子努力地練習及學校豐富的資源去發展、規劃,每年都會在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辦售票公演。」

 

經驗豐富的「臺中最年輕校長」 細談教育之路

 

四十初頭的黃校長服務清水已邁入第四年,是近年臺中市普通高中「最年輕的校長」,同時刷新清中歷任最年輕校長的紀錄。黃校長之所以能創下優秀紀錄並非空穴來風,曾服務於南投縣中興國中、臺中市臺中一中等校的他,早在新課綱元年之前、在一中擔任教務主任時,以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架構去推動教學方式上的調整,和教師們一同探索教法的改變,以順應往後一〇八課綱的推動。他說,培養跟老師密切的互動經驗,在面臨教育改革重大的系統轉變時,才能帶領學校朝向有脈絡、有次序的方向發展。

 

有了在教學實務上的指導經歷,黃校長也意外在過程中發現「新的自己」。他說,讓老師慢慢去做、去調整教法是必須的,而在一旁的行政角色也非常重要。當時發現自己喜歡扮演引導學校發展的角色,後來校長甄試的趨向也都是與新課綱推動有關,「因為實際參與, 所以比較了解」,故因緣際會轉到清水高中服務至今。

 

談及最初踏上教育的心路歷程,黃校長說:「跟家庭背景有關,因為父母親都是老師,起初就讀師大符合了雙親的期待,但在踏上職場過後,遇到許多弱勢的學生,深刻感受到家庭環境對他們的影響,當時和他們互動是非常有感觸的,不過在數年過後,當這些學生再回到學校、回到我面前時,他們並沒有忘記我對他們的教導,這讓我強烈感受到『生命的成長與回饋』,也是從事教育很有意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