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登入
學員登入
題庫體驗

活化文學本位課程 陪伴孩子走向自我實現

2022-05-25
2023-11-09

「我一直覺得教育的引導與啟發必須取代管理,如果沒有辦法讓孩子按照他的個性來發展、協助他,那教育就沒有必要了!」鳳山高中羅金盛校長,娓娓道來他這段四十年的教師旅途中,一路走來不變的信念。

 

以人為主體 以教育實踐信念

 

羅校長來自屏東農村,在就讀師範大學時,他發現自己對於「人」的探討很有興趣,後來他積極接觸教育哲學、教育心理等以人為本的領域。成為教師後,儘管很快地從導師轉往行政職位,他仍十分在乎每一位孩子,這些從他身體力行的陪伴中表露無遺。

 

「剛開始教書沒多久,我帶到一個狀況較特殊的班級,班上有學生吸安非他命,那時候學校方面好像想把他開除。我改變學生懶散習慣的方法很簡單,因為我和學生都住校,一大早起來我去操場旁打網球,學生就在旁邊跑運動場,放學後我們就一起打排球或籃球,就這樣帶他們一年……。」

 

身為一位老師,羅校長願意多花心力深入高風險學生的生活,積極拉回一腳踏進中輟的孩子們,儘管常搞得自己灰頭土臉,但對於教育的熱忱持續支持他走到今日。

 

尊重教師團隊專業 人人都能天賦自由

 

羅校長的人本精神不僅體現於與學生的相處,也常思考如何從「老師的角度」來做好行政工作,他十分重視教師的參與與成就感。

 

「我當上校長後,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發老師的熱情,凝聚老師的智慧,在這過程中,老師們也教了我很多的東西。」教育的目的是人,羅校長以身作則實踐此信念,尊重各領域教師專業發揮,也相信每個孩子的成長皆有其獨特性,「每個人的潛能不一樣,天賦也不一樣。要成就一個人,就是要讓他的天賦能夠自我實現,也就是讓天賦自由。」羅校長笑著說。

 

從一〇八課綱素養看向校訂必修——讓文學自然融入生活

 

「我覺得一〇八課綱是一個理念,當這個理念落實在教學的現場,事實上,每個人使用的技法是不同的。同樣一道菜,但是我們想呈現的目標不一樣,所以每位老師在烹飪這道菜的過程中,技法也會不一樣。」在鳳山高中任教二十三年的曾珍老師,談及一〇八課綱素養其實一直都有融入在鳳山高中的校訂必修中。

 

鳳山高中的校訂必修分為「語文領域」、「跨領域專題與統整」兩大面向。其中語文領域的課程——「心城新視界」,分別開設於高一、高二,該課程核心是為強化學生對鳳山在地的認同感;另一面向則是透過「專題研究」及「科學閱讀」,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化興趣與未來專業的連結。曾老師談到,國文共備社群其實從2008 年就開始運作,可說是教育部推動課程共備的先鋒。剛開始老師們從共備講義或是設計簡單的文學創作開始,「但這好像又不是教育部希望我們做的東西……。」儘管陷在摸索期十分徬徨,共備社群老師仍不放棄,希望開發出在升學壓力下,能兼備孩子成就、家長與老師期待的課程。

 

在共備運作過程中,最大的好處是老師們可以快速凝聚共識、精進教學設計。當時產出的微課程,經歷滾動式修正後趨於成熟,近年納入校訂必修「心城新視界」——分別是以飲食文學為主的「品嘗心滋味」,以及從在地文化出發的「聽!鳳山在說話」。

 

「品嘗心滋味」的起心動念,是希望讓飲食文學的本質,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對每個人產生意義。課程納入家長與社區,請他們與孩子分享「心目中那一道菜」的故事,故事不僅回扣文本的學習,更讓人驚喜的是,它也創造了親子之間的話題,那些平常不輕易訴說的心裡話,可能因「一道菜的故事」,觸動心房的閘門。

 

而「品嘗心滋味」這套課程,也在2014 年得到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銀質獎的青睞。

 

「想推廣這樣的課程到其他學校,我們認為比賽是唯一方法。」鳳山高中的老師所做的不僅是努力精深課程,也同時透過得獎課程,積極發揮影響力,「我們到很多學校去分享,並把完整SOP、執行的時間脈絡、學習單,全部交給老師們,大家可以帶回自己的學校去實踐。」跨校間的教學分享與交流,給了不同學校的老師持續精進教學的能量,鳳山教師團隊的信念與行動,也是一〇八課綱理念實踐的印證!

 

先回歸文學本位 再跨域增進多元文化、在地文化的理解

 

鳳山高中的願景之一是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除了是德國「PASCH 夥伴學校」,今年也成為國際教育2.0 重點學校,這學年度起也開辦雙語教育實驗班。為增加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機會,每年都會辦理德國、日本、韓國、捷克等教育旅行,亦接待各國學生來臺交流,提升學生國際視野。

 

在「心城新視界」的課堂中,鳳山學生與國際學生混合分組,小組成員的多元觀點也為這套在地文學課程更添燦爛。曾老師舉例,高二必修「聽!鳳山在說話」,是要帶領學生從「人與吃」跨足到「人與地理」。實作過程中,老師不斷要求學生思考他們所選定的「在地」與「自己的連結」為何,再回去對應相關讀本,藉以思量該作者的感受,與自身體會的異同。課程中有個活動是要將前述研究設計成旅遊路線,帶著國際學生體驗高雄鳳山人與地。

 

「你吃這碗滷肉飯不是只告訴國際學生『吃』,而是告訴他這滷肉飯跟你有什麼關係!我推薦你吃這個滷肉飯是因為跟我有關係,那這碗飯的味道就會變得不一樣。」

 

「像這個女孩, 她的故鄉是紅毛港。」紅毛港是高雄市政府第一個需要傷腦筋的遷村問題。「女孩回去訪問爸爸與阿公,大家對於遷村的看法是什麼,這樣的報告才會有深度。」老師特別點出像這類的議題,多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分析,就會延伸很精彩的論辯與文化理解。

 

而國文老師也會向社會科老師請益,去拿捏同一個議題在不同學科領域上,各自可著墨與發揮的地方。曾老師有一年在教有關「萬鴉飛過麥田」這幅畫的課文,課文中主要圍繞在梵谷的創作精神及人生經歷,曾老師在課程中串連英文、音樂、美術老師共創相關課程,讓文本與作者的精神,得以堆疊出更立體的形象。「我覺得鳳山老師有個優點,就是他會跟你說實話,如果我的課程進度可能來不及,那我們就不勉強(跨域合作),我的課程來得及的話,就可以一起規劃有趣的課程!」

 

我們看到鳳山學生的學習,從回歸文學本質到跨領域課程,從本位到多元文化,從體驗、理解、思辨到包容。這些都是促進成長,協助孩子發揮自我導向功能的滋養。

 

從校長到教師團隊一致的信念 成就「有溫度的科學人」

 

「我們需要有故事的菜,所以家長總是會願意為了孩子透露他的幽微心事。」曾老師翻著作品說:「我們沒有打算挖家長的傷痕,但如果家長願意勇敢分享他過往的故事,對家長、孩子都是一種突破與成長。」、「學生聽到父母故事的感動能量超乎我們預期,我們當初只想種一株文學的花,沒有想到竟然開成了一片花園。」。

 

在看似生澀難懂的文學下,透過優質的課程設計搭起一座橋,讓孩子輕易「從此岸,到彼岸」。「教育的本質是人,文學的本質也是人。文學裡面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感動,只是孩子離文學太遠,那我們這個擺渡人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把孩子再拉回來……。」雖然鳳山多數學生在志向上偏向數理、科技,但透過校訂必修,希望能培養出鳳山獨有的「有溫度的科學人」。

 

整個學校從行政到教師團隊,秉持一致的教育哲學,以學生為主體出發,並強調回歸學科本質,以豐富孩子知識的底蘊。期待孩子在青少年成長階段,人人都能充分探索自我,在鳳山人與地的滋養下,盡情享受學習,讓天賦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