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登入
學員登入
題庫體驗

探究與實作課程搖籃 帶領學生一「探」「究」竟!

2022-07-07
2023-11-09

隨著社會的脈動與進展,各項產業無不思考著如何調整、創新以因應當前快速變遷的環境,一O八課綱便是教育界的一大轉變。對此,不免出現一些「為何要拋棄過往?」的質疑。事實上這些制訂新課綱的專家學者多半也經歷過臺灣傳統的教育體制,在當前面臨全球教育改革趨勢、國內經濟社會變遷以及教育瓶頸亟需突破的反思中,共同制定出奠基於過去;帶領國家教育面對未來的挑戰,並持續向前邁進。

 

本文藉由訪談探究與實作南區推動中心臺南一中廖財固校長與何興中老師,瞭解「探究與實作」這門部定必修課程的重要性及其跨科特性,以及臺南一中耕耘多年並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的心路歷程與經驗分享。

 

揮別被動學習的工程思維 激發主動積極的科學思維

 

探究與實作與傳統實驗課最大的不同在於思維模式本質上的差異,過往的實驗設計往往偏向工程思維:老師給予題目、教導公式,學生按部就班學會這套流程,屬於被動學習。探究與實作強調科學思維:學習主體真實地回歸到學生身上,老師的任務是營造生活化的情境、從旁引導學生,讓學生去觀察、發掘問題,進而思考出解決策略。在這過程中,學生們不再是單槍匹馬地面對新事物,而是以溝通、協調的團隊合作方式來共同學習。

 

在教學情境中,當我們給予更多的彈性空間,便更能夠激發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意思考的潛能。學生們站在各自的角度上提出不同的見解與想法,在溝通與對話中瞭解彼此的觀點,在每個環節上定義清楚,共擬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法,這是最珍貴且重要的探究歷程。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樣主動探究與思考的精神並不侷限於自然科學,而科學來自於生活,帶著敏銳的覺察與意識因應日常所見的問題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公民素養。因此探究與實作被規劃在部定必修,自然科學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生活中各領域落實探究與實作的精神,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

 

科學來自於生活 為學生建構出一座學習的舞臺

 

臺南一中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上有三大特色,從課程設計、教師共備到學生實作皆有其細膩考量、經驗堆疊出的脈絡與紮實紀錄的豐碩成果。

 

首先是課程模組化設計,統整國內外探究式學習、探究式教學等相關文獻,融入自然領綱中探究與實作的四大學習內容,共同設計出每個單元都能實施的課程模組,不同的單元主題如吹泡泡、指紋、米蟲、玩沙、橡皮筋和蠟燭等,均可透過同一模組進行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在日常隨處可見的簡單事物裡,從觀察、發現問題到定義問題開始,進行一連串的科學探究,回應了「科學來自於生活」,而非與生活脫軌的重要信念。此外,模組化的明確架構也易於推廣到其他學校,對一O八課綱的推動是一股強大助力。

 

跨世代、高動能的教師共備社群是第二大特色。科學來自於生活,而生活中各種事物往往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科等不同科目之概念,共備社群回應領綱所規範的跨科別設計要求。來自不同科別的十多位老師定期進行討論與備課其實是很困難的,廖財固校長表示學校的共備社群是用三至四年的時間在嘗試、滾動修正、調整中慢慢形塑出來。不僅是模組化課程架構的設立,資深老師們願意帶領新進老師共同付出,同時自然領域教師們的動能因為學生的反饋而正增強,更是臺南一中能在一O八課綱第一年就順利推動的關鍵。高一所有班級在每堂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中搭配兩位老師來進行協同教學,引導學生提出他們的想法、問題與策略。這樣的課程設計、環境搭配在很多學校並不容易達成。

 

學生的主體性在實作中的呈現是第三大特色。延續前文所述之課程設計,最終目標都是希望激發出學生的主動思考與行動,在每個模組中皆會經歷提出問題、設計策略等歷程,而這些學習脈絡都會記錄在學生的科學筆記本中,每一位學生的思維都會體現在他們所撰寫出的紀錄。

 

探究與實作的整體設計實際上也和學校所描繪出的學生圖像有非常緊密的關聯性,臺南一中多年延續下來的學生圖像是「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成為優質卓越的終身學習者。」,在四大面向及十二個子項中,團隊合作、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規劃執行等項目皆與探究與實作有相當的連結,也意味著學生在課程中可以獲得校本學生圖像中的諸多訓練,達成一O八課綱三面九向的教育目標。

 

創新改革中面臨的難題 教師共備的困難與家長的困惑

 

新課綱的轉變、規範上的大幅調整實際上影響範圍非常大,除了對教育現場的老師帶來莫大挑戰以外,同時也會引起家長們的諸多擔憂。廖財固校長與何興中老師在訪談中針對幾個教師與家長們常提起的問題進行分享。

 

◆ 如何因應共備課程中的困難?

許多老師面對新課綱的規範及接下來的課程設計感到毫無頭緒,何老師提及幾個重要步驟,按部就班執行,便可將教學一步一步從過去轉型到未來。首先檢視、篩選出過去課程裡的主題有哪些適合在未來進行操作,設定好主題後回到領綱中的規範,再行思考接下來如何備課與授課。其中有三個很重要的核心概念:知識建構在學生過往唾手可及的生活題材中、課程目標是方法論的程序性知識、課程共備目標是討論授課方式而非敘述性知識。其中第二點與第三點非常相似,可見在探究與實作的精神圍繞在「方法論」,在課堂上比起餵學生吃魚,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釣魚;在跨科目共備中,比起討論不同學科的知識細節,更重要的是共擬一套彼此認同也通用的授課方式,包括如何進行課程引導、營造學習氛圍等。

 

看到這裡,不免讓人感受到課程備課的挑戰與壓力,然而改變的過程仍有令人振奮的發現。何老師分享了一件很重要且珍貴的事情,在探究與實作課程運行中,發現到老師們的成就感並不是把課程上完,而是在課程引導中看見學生比過往有更強烈的學習動機、更主動積極的態度改變。收到這樣真實的反饋時,老師們也更有動力去調整教學、進一步提升課程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收穫與價值。

 

◆ 為何新課綱特別強化探究與實作?

自然與社會領域的探究與實作之差別?

探究與實作的推動源於時代背景的變遷,二十世紀的工業時代是一個標準化的教育模式,現今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迎來的是一個充滿變化、創造力的新時代。許多學術研究已經不如歷史上的科學家般單打獨鬥就可以產出,團隊合作更是多數研究的基礎,當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共同發揮所長時,對所探究事物才能有更全面的發現。這是整個未來社群運作的方式,而教育回歸到原點的初衷,即是為孩子們準備迎向未來所需具備的各種工具,因此將這樣的探究模式融入教學中,透過課程引導孩子體驗、學習合作與溝通,對孩子未來進入社會,或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是至關重要的素養與能力,這正是探究與實作課程在新課綱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

 

此外,新課綱中自然領域的探究與實作屬於部定必修,而社會領域的探究與實作則是分科選修,其中差異對許多家長來說也是一大困惑。廖校長對此做了說明,就方法論而言,由於學科性質緣故,自然領域的探究與實作較容易達

到研究方法上的共識,探究的元素也往往是生活中較好截取、較容易觀察到的。社會領域中除了環境之外更有豐富多元的人文社會與區域差異,加上歷史的史觀與研究法、地理的綜合特性以及公民的政經法社研究向度與研究法均有極大差異,因此要統整出一套共同的探索實作模式更加困難。

 

相較於自然領域,社會領域的探究與實作屬於較深入且廣泛的學習,因此被設定在歷地公三科加深加廣選修中。然而,必修課程仍有設計一些探究活動,在學生可以負荷的範圍內進行多元易操作的探究學習,更加活化、豐富社會領域的學習歷程。簡而言之,探究活動與探究實作間並非等號關係,而是循序漸進、加深加廣的課程延續,有助於學生一步一步探究我們所處的世界。

 

比分數更重要的事 老師與學生的相互砥礪

 

誠如前文所述,探究與實作講求的是程序性知識與方法論。因此大家也會好奇大考中心將來會如何進行考試?探究中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將如何進行評量?何老師對此回應道,透過測驗檢視學習時,是把探究與實作的題目鑲嵌在學科題目之下,在設定的情境裡提供數據,詢問學生如何詮釋、得出什麼樣的結論?測驗目的在於瞭解學生的思維模式與觀點。這大大顛覆過去對科學是固定答案的迷思,使我們體認到科學的演進是一段變動的過程。學習不該被教科書裡的知識所框架,應該勇於轉動自己獨特的思維進行詮釋,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當學生在探究與實作課程每個單元模組設計裡,反覆練習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表達與分享此四大步驟,便能逐漸靈活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同時激發更多的想像。老師從學生的答題中亦能看出學生的學習狀態,當學生在方法論上有一定的掌握時,命題甚至比答題更具挑戰性。因此學生的成長與老師的進修其實是能夠相互激盪與磨練的正向互動,這些學習過程所帶來的價值與意義遠遠超越試卷上的成績數字。